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医路扬名 > 重生之医路扬名 第159节

重生之医路扬名 第159节(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郑彤点头:“经验谁都能听一听,但不是谁都能用好。”

郑驰乐说:“你们别夸我,我会骄傲的。”

佳佳较真了:“不行!小舅舅你要胜不骄败不馁!”

贝贝应和:“不馁!不馁!”

郑驰乐被逗笑了,继续领着沈扬眉两人在青花乡里转悠。

虽然民居大多还是以平房为主,不过里里外外都已经焕然一新,看上去就让人喜欢。

村口那破破落落的青花乡小学这会儿也变得窗明几净,大块大块的漂亮玻璃换下了摇摇晃晃的老窗体,里头的桌椅也是崭新又整齐。

正值寒假,学校却也没空下来。

居然是村民们在参与自发组织的学习班。

学习班的成员老的大概已经有六十几岁,年轻的才十五六岁,年龄段跨度非常大,不过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林下参还要好几年才有收成,青花乡现在的主要进项还是间种着的其他药材。青花、榆林合作的旅游项目渐渐有了起色,郑驰乐邀好几个业内人士讨论出一整套的食补菜谱,在菜肴里加入了历来被划分为“上药”的一些补益药材。

按照自古以来的归类方法,药物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上药、中药、下药。上药是补益佳品,毒性小甚至没有毒性,长久服用也不会伤身,反而会延年益寿;中药是效用不错的药物,只不过一般都有点儿毒性,不宜久服,久服必伤身;下药则是药性比较大的药材,一般毒性很大,副作用强烈,只能用非常微小的量,多了不仅不能治好病,反而还会加重病情甚至致死!

郑驰乐当初在选择药材种类时就特意选择“上药”居多,为的就是能够筹划这个食补农宿。

食补是比食疗好操作,比方说南方喜欢以药材入汤,党参、枸杞、红枣、薏米、百合等等凑成“清补凉”,老少皆宜,很少南方人是不能喝的。郑驰乐早些年就找过不少人交流这方面的东西,真正要用起来时方便得很,经过几次摸索后就确定了青花、榆林民宿群的特色菜谱。

开业之后郑驰乐请了不少精通这方面的朋友过来尝鲜,这群朋友不仅给他提了不少新建议,回去后还热心地帮忙广而告之。

沈扬眉好奇了:“这是在讲什么?”

郑驰乐说:“讲经验,不过要参加这个班必须得识得了字、算得了数,不识字不会算数的得先参加初级班,那是夏季开班的,到现在已经搞了两年。这个学习班不讲虚的,都是些扎扎实实的创业经验和栽培经验,所以其他地方的人也会过来听,在附近也算有点儿名气。”

沈扬眉说:“这不错。”

郑驰乐笑笑:“这在淮昌那边早就搞过了,我们只不过是把人家的经验搬过来而已。”

沈扬眉说:“好经验的迁移也不是简单的事情,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落后的地方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