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理想年代 > 25九千里大迂回(中)

25九千里大迂回(中)(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对于突围而言,方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战略问题。形势险恶,新4军应该从哪里突破敌军的围攻?这不是李想这样的“战略大家”可以一眼看出来的,只能由参谋们慢慢讨论。

李西屏说道:“由兴国经万安突破富田一点,然后由西而东,向敌之后方联络线上横扫过去,让敌主力深入赣南根据地置于无用之地,定此为作战之第一阶段。及敌回头北向,必甚疲劳,乘隙打其可打者,为第二阶段。此方针之中心是避敌主力,打其虚弱。”

“不不不,”曾高连连摇头:“新4军的行动已被敌军发现,段芝贵的第十四师、第十一师已抢在新4军前头进占富田。这两个师是袁世凯的精锐主力,战斗力强。为了“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绝不能和这样的硬石头去碰。你们看,这时,北洋军各路军队云集在兴国及其周围地区,将新4军包围得严严实实,使新4军处在北、东、南三面受敌和西临赣江的极端危急的局面下。兴国县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失陷,只剩丁高兴圩及其周围几十里地方留在新4军的控制下。”

怎样击破敌人的严密包围圈,成为放在李想,曾高和李西屏面前的严重课题。

曾高、李西屏等参谋人员对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北洋军的第二路进击军、第一路进击军多是袁世凯北洋军的嫡系部队,战斗力强,不易击破;而正在由龙冈向良村、莲塘进犯的第三路进击军不是袁世凯北洋军的嫡系部队,战斗力较弱,容易被击破。

259千里大迂回(中)

武昌的参谋总部里灯火通明,李想、曾高、李西屏正围着一张巨大豪华的办公桌讨论突围计划。这次会议少了以前的谈笑风生,几人一落座就直奔主题。

“据可靠情报,段芝贵已发现新4军主力在兴国集中,袁世凯已经命令段芝贵做好围攻准备。段芝贵的部队正集中九个师的兵力,分几路向兴国猛扑过来,企图围歼红军主力于赣江东岸。这几天他的前哨部队活动很频繁,天天都有飞机来监视我们。他也在防备我们突围。”李想摇着那把一把蒲扇,声音很低。

曾高三接过话头道:“林动也知道自己的处境,我们也要他们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但现在他们的四周都是段芝贵的部队,他们的蛛丝马迹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突围的任务很艰巨,不仅要有勇气,还要有手段。先期的准备工作必须隐蔽进行。”

屋里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声响。这几位国民革命军的领导人都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正在袭来,包括< 这位大名鼎鼎的“传奇名将”的李想。

根据“避实就虚”的原则,他们立刻根据李想的战略部署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以部分新4军会同地方部队和赤卫队,伪装新4军主力,向西佯动,示形于敌,把战斗力较强的北洋嫡系各部吸引到赣江边去;把李纯、王占元部牵制在兴国北面。出其不意地集中新4军主力从中间突破包围圈,迎击正向兴国东部的良村、莲塘进犯的杂牌部队,取胜后相机扩大战果,各个击破敌人。

“但这条路线山多路险,突围途中的行军困难会成倍的增加,重型装备和一些其他用品肯定不能随军前行。”李西屏说道。

“不过,只要能把3万部队安全带出段芝贵的包围圈,再大的困难也算不得什么。”李想拍板道:“就这样,一切突围行动按计划进行。”

还是李想打破沉默:“我看,段芝贵还没有确定我们的真实意图和战略布局,从他的兵力布局来看,他必定是错误地判断新4军主力有西渡赣江的意图。”

“对呀!我们参谋部那么多人怎么就没有看出来?”曾高拍拍额头。

李西屏赶紧的把目光往地图上聚集。

李想其实没有他们那么深厚的理论功力所以看问题和他们是另一个角度,李想看地图,看不出理论和教条,看的是人心,揣摩敌人的意图比任何人都准。

李想也有点洋洋得意:“我们将计就计,表面上做出主力西渡赣江的意图,继续给段芝贵造成假象;另外,从现在开始各部队都要做好充分的动员,把一切突围工作都准备好。只要时机成熟,就可以行动起来。现在的问题是向哪边突围。这个问题还要大家群策群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