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理想年代 > 96那些年

96那些年(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想实在是忍不住好奇问道:“老先生在这里等什么人?”

老绅商是认识李想的,也没有什么隐瞒,说道:“等儿媳。”

“什么?”这让李想大吃一惊。上下大量穿得老古董似的老绅商,他儿媳妇是“公主嫁到”,会让这个长袍马褂的老古董放下架子亲自来码头接驾?

老古董的家人明白李想的惊诧,也知道了李想的身份,因此耐心的做了解释……

在汉口,方家湜过着让周边邻居羡慕的生活,手下经营一家运通公司,经济富裕,虽然出身旧式家庭,却早早把几个儿女、儿媳都送出洋留学。在汉口华商界的圈子里,说起方家教子的家风,认识的人都要由衷地赞叹一句“有远见!”。

汉口,此处远离襄阳硝烟,此时又正是上元灯节期间,呈现在李想面前,便是一片眼花缭乱的太平热闹光景。

李想的车使入歆生大街,便碰上旌旗招展、金鼓齐鸣地游庙会的一队队人潮。李想也不得不停车让道。

打头的是一面面高四五丈的三角大旗,青龙、白虎、八卦、太极等等门派俱全,后面跟着大鼓和小手锣,最后是用笸箩抬着香,用褡裢盛着炮,会首们拿着小三角旗,逢庙烧香,沿途放炮,围观者塞满道路。会中人多为泥瓦匠、煮盐工和袍哥兄弟……如两会相遇,都要偃旗息鼓,防止擂鼓争胜而致巷战。这种游庙会在汉口春节期间天天都有,直到破五才止。

吸引人的地方还有许多,有说《三国》、《水浒》的书场;有拍道情筒打简板唱河南坠子腔或打梨花击铁板唱大鼓陕西秦腔湖南花鼓四川变脸的戏台;有卖艺的、变戏法的、比武术的;还有“以消永昼”的菜馆、“聊以充饥”的饭店,可以登高望远的藏经楼、数佛可以卜运的$ ()八百罗汉殿和远道而来的西洋镜;也有淫亵卑鄙的“像声场”和欺买诈卖、诱赌引奸的不正当行当等等,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不仅令乡下老农眼花缭乱,也使得“城油子”们流连忘返……九省通衢的汉口大埠,汇集了各方民俗。

自从南京临时政府发表法令,废除清朝服饰为中心内容的服饰改革。汉口城里男子服装出现了从长袍马褂向孙中山发明的中山装和西装逐渐过渡的趋向。同时李想还注意道女子服装出现了日益华丽和普及旗袍的趋向。大街上也有姑娘们成群结队,打扮得花枝招展,特别养眼。风气变得越来越开放。

孩子老七方声洞的小俩口还在日本,儿媳妇王颖前年刚生了个胖小子,辛亥年初的时候又怀上一个。

孩子们穿上新衣裤、新鞋帽,口袋里有了许多压岁钱,开心的买瓜果、糖块及鞭炮等,疯了一样得四处奔跑玩耍。

小孩手中最多的就是爆竹,如大炮、地雷炮、火箭炮等,五花八门,不胜枚举。这些小屁拉帮结派,手执一香,燃炮互掷,响声不绝。被炮击中者,轻者焚烧衣服,重则焦头烂额。

李想幸福的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和这些小屁孩一个样,用爆竹闯的祸不胜枚举。

李想的汽车穿过汉口最繁华的街市,在四官殿码头停下,准备轮渡过江。李想在等待渡轮的无聊时刻,和码头上一个汉口商会老绅商闲聊起来。

老绅商一家老小都在码头上吹冷风,好像是在等对他们家非常重要的人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