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理想年代 > 88目无余子

88目无余子(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王浩然在旁态度及其恭敬的说道:“安西军在向兰州挺进中,秋毫无犯,并严格贯彻执行安西军和西北局制定的《团结回胞守则》、《对回民俘虏各项守则》,每个连队都建立了民族政策宣传组和民族纪律检查组,教育全体指战员时时处处尊重回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生活风俗习惯。对在固关、三关口、兰州战斗中被俘的回民部队官兵,严格执行俘虏政策,不杀、不打。不骂、不搜腰包、不侮辱人格,对伤病员给予医治,凡愿回家者均发给三块银元路费。尤其是对回民俘虏,让他们另起炉灶,并可以礼拜念经。部队所到之处,有力地戳穿了长庚和升允所谓革命党“杀回灭教”的反动宣传,因此深得民心。”

李想除了手里有马鸿逵之外,又物色素有声望的甘肃伊斯兰教上层进步人士王浩然先生等人,就是为了传达安西军和平解决西北之诚意,规劝马福祥认清形势,弃暗投明。

西北战局除用战斗方式解决外,尚需兼取政治方式去解决。西北地区甚广,民族甚复杂,李想手下有威信的回民干部又甚少,欲求彻底而又健全又迅速的解决,必须采用政治方式,以为战斗方式的辅助。现在占优势,兼用政治方式利多害少。

想到这里,李想说道:“向马福祥复电,对他们弃暗投明的行动,表示欢迎。电文如下……”他正声念道:“廿七日电悉,诸将军既愿甘肃问题和平解决,殊堪欣慰,望督率贵部即速见诸实行,此间即告林铁长司令。告各方望即派代表至兰州与林铁长接洽。特复。”

李想说完顿了顿,又补充道:“力争全部缴械,其次则争取大部缴械,一部改编。总之,改编的部队愈少愈好。”

李想坐到颇具俄国风情的旧式沙发上,把电报和地图摊在腿上。他的脑海里翻滚着西北大地的战争风云。

李想的双眼通红,一天一夜的攻城战,战士们没有休息,他也没有合过眼。兰州战场大局已定,他本该放松几日了。但是,相对全国局势而言,这只是他对抗即将就职大总统的袁世凯第一步。

桌子上放着一份电报,这是马鸿逵的父亲马福祥领衔昭武军的高级军官,共同发出停战求和的通电。

兰州一战,李想从始至终坚持做两种准备,用两种方法解决兰州问题:一是充分准备以军事力量消灭一切敢于抵抗的敌人;二是在军事压力下争取用和平方式改编一部分敌人。这样可以避免战争的破坏和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同时,对于陷人穷途末路的马福祥来说,也是惟一的一条光明出路。李想根据兰州二马的具体情况,准备军事、政治双管齐下,一打一拉分化二马,迅速光复甘肃全境。

现在,该是整天嘴上挂着“回民是% 回教,不是回族”的至理名言的马鸿逵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屋外熟悉的脚步声惊动了沉思中的李想。是林铁长,张凤翙,井勿幕,张云山,黄钺等安西军作战指挥部的同志来了。在他们身后还有兰州上层士绅名流刘尔炘和素有声望的回教阿訇王浩然。

李想兴奋异常,扬起马福祥求和的电报说道:“西征之战好比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越过山坡,爬过山顶,最吃力的阶段已经过去,战争形势的新转折已经到来了!安西军完成光复整个大西北的任务中,再没有严重的战斗,基本上是走路和接管的问题了。当然,要“走”得好,“接管”得好,也还要费一些周折。”

兰州决战,歼灭了西北地区敌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马家军主力,宣告了西北战场决战的胜利,奠定了西征的胜利基础。

“就要过年了,我们这片地方,如今还有一个新疆,一个青海没有全部到手。大家加把劲,在国内前拿下这两个地方,好回家过年!你们看怎么样呀?”

李想说出了安西军全体指战员的心里话,但是他们知道,还有三天就过年了,就算剩下的只是走路和接管,也不可完成。所以大家伙只是笑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