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理想年代 > 64更大的威胁

64更大的威胁(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不,川岛先生,我并不是为了个人安危而离开北京的。”肃亲王说道,“正是因为考虑到国民和军队的士气的问题,才想到离开的。万一袁世凯翻脸,太后和皇上落入了袁世凯的手里,那么只要我逃出去了,只有宗室有人逃出去了,大清国就不会完的!”

肃亲王这样回答川岛速浪,但川岛速浪认为为时尚早,坚持不应现在撤离。

肃亲王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主张,而川岛速浪也反复重申自己的意见,二人辩论了一个多时辰,结局肃亲王稍做了让步,说如果觉得现在撤离北京不合适,可考虑先搬进东郊民巷,另外今晚暂时不行动。

川岛速浪离开肃亲王官邸返回东郊民巷的日本大使馆,北京城沉浸在漫天星光的夜晚里,马车踏雪的咯吱声音显得格外的响。

夜风偶尔送来几声犬吠,川岛速浪在车中长叹了一声,市民大都已经安睡,当然也有一些感到不安而无法入眠者,李疯子正在步步紧逼,吹气球似的发展壮大,而作为清廷的肃亲王和他们的那些养在鸟笼子的宗室却在考虑流亡……川岛速浪放下车窗帘子,靠在椅背里闭上了双眼,中饭晚饭还没有进食,疲劳和失望郁积在胸中,这些人做傀儡的好材料,可是这样的材料有什么用……

川岛速浪接到肃亲王紧急召见的电话,迅速来到了肃亲王官邸。

寒暄之后,肃亲王对川岛速浪说道:“我准备火速迁往天津,再转去东北,我想阁下和日本官员及家属马上准备撤退为好。李疯子的鄂州革命军的蓬勃发展,其实我们都知道,他在甘肃连战连捷,报纸上全是谎报,就是李疯子一人对朝廷来说,威胁已经很大了,可是更大的威胁则是来自朝廷军方,来自袁世凯,来自北洋军心的不稳,统军的将领也表示了主张君主立宪的意见,这真是严重的打击,加诸于风雨飘摇中的朝廷。湖广总督段祺瑞致电内阁、军咨府、陆军部,报告所部多有与革命党勾通,共和思想已不可遏,无长久维持之信心。”

肃亲王懊恼的拍着桌子,拿出从内阁朝来的电报念道:“昨夜四镇参谋忽电传来谓施统带云:二营目兵鼓噪特甚,求立即调往后方,以免意外。一、三营亦有染等语。今晨陈统制来,求即调开,有刻不容缓之势。询其所以,吞吐不言。瑞见其情急,当准将该标调至李家寨,即派员密访情形。据称:该标目兵已与革命军勾通,约今夜叛去,四镇亦有云云。侧闻共和思想,近来将领颇有勃勃不可遏之势,征之今日事,益信其然。但瑞职责所在,惟有旁引远喻,力为维持,未知能持久否?惟十九标又去,力益单弱,彼若环攻,惟有尽其力之所有,成败利钝未敢料也!祺瑞。歌。”

肃亲王放下电报抄纸,苦涩的笑道:“朝廷震惊之余,还没有回音,段祺瑞再致电内阁,以民心、军心趋向共和,已与各路将领熟商,拟即联衔,陈请代奏。”

川岛速浪也震惊,接过肃亲王抽出段祺瑞再致电清内阁的电报,一看,触目惊心的写道:“恭读上月初九日懿旨,政体付诸公决,以现在人民趋向,何待再卜,不禁沸泣久之。迩来各将领不时来言,人民进步非共和不可;且兵无饷补,饷械俱匮,战守无具,败亡不免,稍一迟回,东、皖、豫亦无完土,即皇室尊荣,势必因之而减,瓜分惨祸,将在意料之中。我辈死不足惜,将何以对皇室?何以对天下?已与各路将领熟商,始则责以大义,令其镇静,而竟刺刺不休,退有后言。昨闻恭王、泽公阻挠共和,多愤愤不平,要求代奏,各路将领亦来联衔,压制则立即暴dong,敷衍亦必全溃,十九标昨几叛去,业经电陈,是动机已兆,不敢再为迟延,拟即联衔,陈请代奏。”

川岛速浪推测,肃亲王算是下决心跟日本人了,主要是受像袁世凯之类官员反水的影响,总之,肃亲王的话和段祺瑞两份电报使川岛速浪很震惊,并马上表示反对。

“这不合适!肃亲王阁下,这样做非常不合适!”

川岛速浪策划肃亲王逃出北京。松jing清助大尉、多贺宗之少佐、木村植人大尉等人进行了种种研究之后,订出了如下的具体方针,决定照此行动。一、松jing清助偕同喀喇沁王,暗暗逃出北京到内蒙,然后聚集有力的蒙古人,招募若干兵员,赴满洲领取武器之后,转运到喀喇沁、巴林两地王府。一、木村植人偕同巴林王,暗暗逃出北京去巴林,招兵训练。一、多贺宗之调拨武器,在满洲交与松jing,暂时回北京之后,立赴喀喇沁王府,俟武器到达时,在蒙古举兵起义。这些方针,由川岛一派志士们和少壮军人以及后来参加的薄益三与胡匪头目左宪章等人付诸行动。蒙古王公从北京脱身,已经顺利成功。但是另方面武器弹药的运送则颇费周折。严寒饥渴,财政困乏,土匪袭击,加诸中国官宪的压迫,诸多苦难相继而来,使输送队大受阻隔。不知道奉天将军赵尔巽怎么探知川岛等人行动,竟然严命驻守郑家屯的统领吴俊升以武力拦劫这批武器弹药运往蒙古。输送队一行,在塔克夏堡与吴俊升所部骑兵发生激战。不只多数伤亡,且一行人等全部被捕,拘押在达喇〔尔〕罕王府。多贺少佐滞留在奉天期间,得知这些人危急消息后,立即驰往长春领事馆,汇报情况,请求急速援救。结果,使这些人得免于死刑,无事返回长春。恰在此时,参谋次长福岛安正给川岛浪速拍来电报:“至急归国。”川岛接到这封电报时,心想,或许陆军将予以有力援助。

川岛速浪认为眼下肃亲王只要在北京久顶一下,他回到东京多拉一点援助,必能事半功倍。

“肃亲王阁下是清廷柱石,敌人还没有接近,李想也只是在西北战场,袁世凯和段祺瑞毕竟还是清朝的臣子,北洋军还是清朝的军队,您这时候逃亡,您想过这对国民和军队的士气的影响会有多大呢?隆裕太后和宣统皇帝都还在紫禁城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