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理想年代 > 20希望如此

20希望如此(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黄兴和李想想法一样,他点点头道:“列强政府如果攫取不到中国的特权,是不肯借款给我们的。”

在向外国借款的问题上,中山先生比较乐观,而在上海和南京方面的同志对于获得外国政府的承认和借款也都抱有极大的希望,因为他们认为《告友邦书》(笔者按:就是《对外宣言书》在报纸公开发表时的中文名字。)已经足够表示南京临时政府对列强的诚意。

李想毫不客气拆穿他们的幻想:“临时政府的《告友邦书》,宣布承认革命前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诺偿还清政府所借全部外债,承认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试图以此换取各国的帮助和对中华民国的承认。这是天真的幻想,也是南京临时政府的一个根本弱点,说明南京临时政府对列强缺乏本质认识。列强不仅拒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而且还在各方面施加压力,给我们制造种种困难,试图置我们于绝境。”

听到李想和黄兴都这样说,中山先生立刻不乐意了,正准备说话,胡汉民就在这时哭丧着脸走了进来。叫他去打款,这回来的也太快了吧?

“怎么了?”中山先生皱眉问道。

晨曦普照古城南京,随着晨光的乍现,也传来了固镇大捷!南京城的愁云惨雾瞬间烟消云散,整座城市都为北伐初战的胜利,满廷绝死反扑的失败,欣喜若狂,北伐的声音再次响彻云霄!

然而黄兴看着捷报却没有开心起来,反而更添一丝愁绪。所担心的是军费开支浩大终于摆在他眼前了,并且接下来北伐军在宿州和徐州的战斗就在眼前,所以需用甚急。

黄兴拿着柏文蔚和姚雨平联名送来的请款单,约李想同见中山先生。

中山先生正在看外国报纸,胡汉民和宋大小姐两位秘书正在写什么东西。

听说捷报,中山先生兴奋地放下报纸,他大笔一挥:拨款二十万!然后丢给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快去打款!”

“偌大的南京临时政府,账面上全部流动资金只有十元钱。”胡汉民憋屈半响才吱声道。中山先生吩咐胡汉民打款二十万,这岂不是难为死他?

黄兴一下子跳起来:“没有钱怎么北伐?!”

中山先生和胡汉民也满脸尴尬,在财政上,南京临时政府处于朝不保夕、岌岌可危的严重状态。南京临时政府直接掌握的财源微乎其微,而开支又非常巨大。各省军政府也普遍遇到财源枯竭的局面,本省的赋税均为它们自己留用,不仅未能给予支持,甚至有的还伸手索款。尤其是由于列强乘革命之机,攫取中国海关税款的保管权,把关余也控制在手中,更加重了南京临时政府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它只好借债度日。但举借外债又遭到列强的拒绝,常常是告贷无门。财政上,孙中山焦头烂额,使临时政府的生存发生危机,无力挺起腰杆,应付来自内外的各种压力,也就有了李想咬牙切齿大骂卖国的《与友邦书》。只是中山先生忍辱负重地对外宣言已经发出去两天了,南京临时政府却没有受到任何回音,孙中山表面镇定,心中也常踹踹。

同时,在临时政府内部,立宪派和旧官僚又大肆进行破坏和拆台。北伐难道就这样夭折了?

“发动募捐吧!”胡汉民说。这也是同盟会的老办法了。

胡汉民拿着孙先生的批条屁颠屁颠的跑去库府。

黄兴顺便询问向英、美借款事有无头绪。

中山先生看到张勋兵临城下的燃眉之急以解,心情放松下来,不紧不慢的回% 答道:“外国人曾向我说过,只要中國革命党得到政权,组织了政府,他们就可同中國革命党的政府商谈借款。我就职以后,曾向他们要求借款,并已电催过几次,昨日还曾发电催问,请他们实践诺言;但今日是星期六,明日是星期日,外国人在休假日是照例不办公的,明日不会有复电,后天可能有复电来,我再告诉你。”

黄兴一直默默无言,心中似乎很着急的样子。

李想冷笑一声,开口说道:“跟列强借款,还是早死了这条心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