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理想年代 > 279实业救国论(中)

279实业救国论(中)(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想带着一丝嘲讽,道:“实业救国没有错,但将发展实业视为救国的唯一途径,这和那些囔囔这教育救国的书呆子理想一样,无疑是不现实的。教育是一项长效工程,实业同样是一个长效工程,其功效亦非一日可见。我在汉口规划教育百年大计,制定汉口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哪一个时间都不短!然而在危机四伏的当今中国,以实业或者教育作为救亡图存的应急手段,是不可能解救国之燃眉之急的。更何况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今天这个社会,实业和教育能否充分的发展值得怀疑。帝国主义绝不会容许这种救亡图存的思想充分发展和实行。这有力地说明实业救国论者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李平书被李大帅说得脸色惨白,怯弱的说道:“以商立国,以工立国。原来都是一场镜花水月?那什么才是救国之本?”

对于这位李平书的失落,李大帅倒也不奇怪,谁让自己一生的理想被自己几句话打破?

在清末民初,实业救国论者从现实角度认为,中国之贫穷之局面主要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和掠夺所致。

“我认为,要抵制外国列强的经济侵略,就要兴办自己的实业,发展民族工商业,通过振兴实业来自强保国,抵制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发展,夺回丧失的权益,实现国家独立,经济富强。”李平书在看到了李想浑身散发若有若无的煞气之后,好多说辞都已经忘掉了,但是在门口听到李想振兴实业以求富民强国,实现自救保国的理想,还是觉得应该可以向李大帅好好介绍一些他们实业救国论。

在实业救国论者的眼里,发展实业可以富国强兵,抵制经济侵略,同时还可以安定社会,巩固统治。

李平书坐在了黄金荣刚才坐的位置上,还是有点局促的说道:“实业乃国家之命脉,与人民生计息息相关,古人所言:“仓廪实而知礼节,”即这个道理。只有人民丰衣足食才有国家的富强,才会有社会的安定。振兴实业是当务之急,是救``国之本!”

这种观点的出现取决于这些脱胚于旧封建社会的资产阶级实业家和知识分子的思维观念,由于阶级的局限性,或者说历史封建思维的惯性,他们很害怕社会的动荡会影响其经济利益。传统的民本民生思想的影响犹在,他们认为解决民生问题是维护社会的安定的关键。在他们看来,发展实业可以富国富兵,进而解决人民生计问题,安定社会,最终实现强国救国之目的。

“振兴实业是当务之急,但绝不是救国之本!”李想自然不会认同他们这样极端的理念,他说道:“当今时代,虽然传统的以农立国的时代已不适应经济的发展,那种重农抑商的立国思想要彻底改变,但是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生硬地割裂开,轻视政治,过分夸大实业之作用。这种主张注定是行不通的,注定最终要归于破产的命运!”

李大帅果然不是一个纯正的商人,无论何时都不忘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

“实在不好意思,尊敬地李大帅。你说这种主张注定是行不通的,注定最终要归于破产的命运!我实在不敢苟同。重视大农业、大商业的发展,强调民族轻重工业的发展,呼吁路矿权益的收回,注重实业教育的发展等等,都对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非常好的积极作用,士绅投资开厂热潮的出现亦证明了这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今天的发展。我们实业救国论何来的错误?”李平书急得脸红的争辩说。基于对西方近代企业的不同认识,实业救国论者从各自立场出发,提出了不同的实业救国方案和主张。他不觉得他们的理想有错误的地方,即使他们放弃立宪选择革命,也不会放弃实业救国论。

李想轻轻一笑,问道:“你们许多人辛辛苦苦创办的实业工厂,本来发展的好好的,为什么很多最后会被外资洋行接管?”

李平书猛然变色,李想一句话戳在他的痛处。很多华人企业确实发展良好,自然就要扩张,国内资本贫乏的情况之下,这个时候有些外资洋行就会涌进来,凡是沾了外资的企业十有**接下来的命运就是水到渠成的亏损,很快就资不抵债,企业顺理成章的被债权外资洋行接管。这样一个圈套,直到一百年之后也有许多精明企业上当,更不要说一百年前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