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理想年代 > 248幸福

248幸福(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回大帅的话!家父蔡辅卿自去岁腊月便身体不适,北洋军一闹,身体更加不堪,今大雪之后又添了无名热病,以致卧床不起……”

“家父卧床,咳血不止……”

“家父上吐下泄……”

“家父……”

李想听了默然点头,一阵寒风袭来,才觉得自己有些忘神,遂笑道:“大冷的天儿,难为你们迎候。你们的父亲竟然病的这么可怜,他们也就不必劳神汉口华商总会的事情。”李想的语气突然变得比四周的空气还要寒冷,“汉口华商总会总经理一职由李紫云代理!从今以后,汉口华商总会总经理一职,依然由汉口华商自行选举,但是选举结果必须上报军政俯,由军政俯颁发执照才能生效!”

武汉的天空还在飘着零星雪花,坚冰封地,街边的水沟冻得镜面一样。

李想一边策马一边说道:“今天要在铁公鸡身上拔毛……不听杜甫说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梅迪听了一笑,说道:“汉口还是有几家讲良心的善人,摆了几家施粥蓬。赵又诚家老太爷是个大善人,他家排场最大。洋人的教会也在施粥,不过他们顺便布道……”

李想铁青着脸,说道:“可是每天都有冻死饿死的人。”说着快马加鞭。

宋缺等人忙跟着行进,早见大智门外候驾汉口绅商黑鸦鸦地站了一片。

——我是华丽的——分割线——

大智门以西的店铺屋檐下、破庙里挤满了人。一家家、一窝窝在城墙根搭起了破庵子、茅草棚,竟有长住下来的意思。好在自这场兵祸以后,汉口城内外瓦砾遍地,有的是空闲地方,不然真要人满为患了。

赵家在龙王庙码头外搭了棚子每日舍粥两次。龙王庙一带舍粥的一共有四家,除了赵家的粥棚,还有一位来汉口做生意的外地人,马家也有舍粥棚,还有一位就是刘歆生。

四家粥铺一字排开,挂着的旗幡分别是“赵”、“马”、“刘”、“程”。那些在户部搭建的简陋棚中过冬的逃难农民,虽说衣衫褴褛、瘦骨嶙峋,想是适应了这寒冬天气,倒是很少有得病的。

李紫云接到李想要他们一起视察灾情的消息,他一大早便率城中绅商家族的代表迎候,在冰天雪地里直等了一个多小时。代表们呼着白气,冻得将脚跺得一片山响。正眼巴巴望着,远远瞭见一队快马策奔而来,李紫云忙命:“鸣炮奏乐!”

一时间黄钟大吕、丝竹旱雷大作,礼炮声中一百余名代表们一齐跪地[ 叩头山呼:“恭迎大帅!”

李想勒紧缰绳,骏马在原地转了个圈,还不安分的刨着地理的雪,李想恶狠狠的喊道:“都民国了,你们还跪呢!我还活着,不要你们跪!要跪去跪那些在你们眼皮子底下冻死饿死的人!”

李想一通恶骂,所有人更加抬不起头来。

李想跳下马,轻轻跺了跺脚,扫视一眼众人,良久方道:“起来!今天,你们就陪我看看难民们受的是什么样的苦――怎么不见赵太爷,马太爷,汉口华商总会总经理蔡辅卿,总协理孙涤甫,议董宋炜臣……这些人来了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