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理想年代 > 163民众之伟力

163民众之伟力(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战士们情不自禁的脱帽挥泪致敬,挥手致意高声呼喊:“中华民族万岁!万岁!万岁!……”

欢呼声响彻这片废墟中的小镇上空。

“我问一问老百姓,他们是英雄吗?”。李想扯开嗓门的大吼道。

“是!”早被感染的热血沸腾的老百姓一呼百诺。这些战士们脸涨得通红,血压再次上扬,胸脯挺得更高。

李想继续激昂慷慨,滔滔不竭:“我国家民族极弱百年,危殆到了今日,已是国将不国。任何一国洋人亦在我国民面前耀武扬威,就连鼻屎大小东洋也胆敢骑在我国民头上撒尿。外人据我土地,夺我利权,奴我子女。满洲人之为我中国之君主,既二百有六十余年,则我土地之为满洲所据,我利权之为满洲所夺,我之子女之为满洲所奴,亦二百有六十余年也!今外人之据我土地、夺我利权、奴我子女,乃满洲与之。国家民族,外患还有内忧。贼处于内,而盗迫于外,满廷则为内贼,列强则为外盗。一个窃取我华夏神器,一个瓜分我华夏大地。满洲入关之时,杀我同胞之祖若宗,淫我同胞祖若宗之妻妾姊妹,迨至今日,则割我土地于外人,送我利权于外人,鬻我子女于外人,不杀尽我汉族之同胞而不已。此贼也,此仇也,其能与之处此二百有六十余年之久而遂忘之乎?若其忘之,是忘其杀我同胞祖若宗之仇也,是忘其淫我同胞祖若宗之妻妾姊妹之仇也,是忘其割我土地、夺我利权、鬻我子女以亡我汉族同胞之仇也。此而可忍,孰不可忍?我同志诸君,若欲驱除鞑虏,不得不革命;欲恢复中华,不得不革命;欲保存种族,不得不革命;欲去奴隶之籍,而为汉土之主人翁,不得不革命。”

李想面对庄严的五星红旗,意兴如旗帜般飞扬,朗声说道:“庄严灿烂的五星红旗在这里,咱们湖北千万民众的革命意志就在这里!只要五星红旗不倒,只要我革命人心不死,我们就要坚决贯彻这光荣的革命意志,将革命进行到底…………这是一面被鲜血染红的旗帜…………”

在这昏沉沉的天空下,屋顶上飘扬的五星红旗是鲜红的如此地醒目、如此地光芒四射。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面飘扬的红旗上,一种血泪凝聚的沉痛在心里翻滚,一时间鸦雀无声。

李想的目光一个个扫过眼前,百战余生的战士,脸色神圣的光辉都有一声沉痛:“此次死难诸烈士,皆革命军之翘楚,民国之栋梁,民族之英雄!其品格之高尚,行谊之磊落,爱国之血诚,殉难之慷慨,李想亦不克及其万一。他日革命告成,必能表彰诸先烈之志事,勒石铭碑,血食千秋!”

小镇的废墟残垣断壁之间,尚完好的一些大楼顶上、街道上、数不清的人海突然间,都被一股+ 体内奔涌而出的情愫感动了、陶醉了。欢呼声一下子爆炸开来。

这一段讲话,那些记者都认为说得恰如其分,既不夸张,亦未低估,确是对死难烈士的一个很好评价,提笔速速的记下。

李想吞吞口水,说得已经口干舌燥,不过看大家的反应,有点说得深奥了,马上换个说法。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但是人人要尽匹夫的责,更须人人要合群众的力。我们今日革命军的组织,即是合群众的力,合群众的力,就可以救目前的亡,合群众的力更可以创百年的基。虽然我们的责任很重,我们的前路很远,我们的事业亦是很艰苦。但是我们须万众一心,不顾一切,献身革命,献身民族,献身我们伟大的祖国,群策群力,伟大的革命一定成功。”

看到群众这回都听懂了,李想立刻乘胜追击。

“种田的农民兄弟!地主是怎样待遇我们?租税是重是轻?我们的房子适不适?我们的肚子饱不饱?我们的田不少吗?我们的村里没有没田作的人吗?我们过的是人过的日子吗?这许多问题,你们可有想过?我们应该时时去求解答。富人是天生的命吗?穷人就不可以过好日子吗?找不到答案,那就交给我们革命军。我们革命军会切切实实彰明较著的去求解答,这同样是我们革命军肩负的责任——让你们都过上好日子!”

底下一下子炸开了锅,纷纷绕绕的议论开。

李想看着大家的热血又变得沸腾,他的演讲又变回一直以来的慷慨激昂:“各位,湖北是全国首义的所在地,全国的至诚仰望的目光在这里!中华民族四亿民众翘首切盼付与最大的注意力,也是在这里,我们不能轻易放弃,我们不能轻易向北洋敌寇低头!如今,汉口已经沦陷,但是,我愿意和大家共同负起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责任。革命军人以革命为意志,肩负民族的希望是我们职责所在。即使洒最后一滴血,必向北洋敌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亦必与北洋敌寇周旋到底…………”

李想越讲越激动。

“战争就是会死人,又要何惧怕?万一有什么不幸,那也是成了民族革命的民族英雄!是岳武穆那样千载之后,还被人们永记的民族英雄!人谁不死?我们要看死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能做这件不平凡的工作,能为民族革命而死,能成为岳武穆那样的民族英雄,又是何等光荣!”

李想慷慨激昂的言词,表达了革命军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念。

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不是李想强加给战士们的任务,而是一个民族不屈精神的信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