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理想年代 > 131夜未央(二)

131夜未央(二)(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为了和平!”人人举杯高声赞贺,气氛更加热烈。

李纯等冯国璋第一军治下的北洋大将都向盘恩、葛福这边走来,殷殷劝酒道贺。盘恩那张白人脸红光满面,举杯拿出老英国府的风度应酬着。

冯国璋也转向盘恩,笑道:“武昌事起,瑞澂弃城逃走,电奏到京,我大清政府更加惴惴。载泽等懵然主剿,以为武昌一隅,大兵一到,指日可平,故二十一日有荫昌剿办之谕。其时空气弥漫,若大祸旦夕即来。庆邸与彰德,平时本不断往还,至是急电询商,项城以为在此潮流转变之下,民心思动,已非一朝,不是单靠兵力所能平定,主张剿抚兼施。我辈即旁敲侧击,据以上陈。摄政王爷只知事机危急,虽说重在用兵,而一面主剿,一面主抚,亦为摄政王爷所愿听,载泽等无能反对。惟困难之点,不在剿抚政策,而在起用袁公。亲贵畏忌袁公,但是北洋六镇,既是袁公多年训练之兵,外人方面,并一致以此次事变,非袁公不能收拾,事势所迫,不得不起用项城矣,故二十三日有袁公督办剿抚事宜之谕。以袁公才略经历,自属过人,其对于时局,言剿改而言抚,言抚进而言和,纯出于袁公之主持,我等只是追随。汉口、汉阳以兵力威胁南方,攻占以后,决定不再进兵,只清理河淮南北一带,以巩固北方”

冯国璋豪情四溢的说道,左右转动目光,北洋将领皆是热烈赞扬高呼,唯独躲在角落的汉口绅缙们多是沉默寡言。冯国璋把一切都收在眼里,记在心里。

“我们早说过,能拯救中国局势的人非袁莫属。”葛福一笑,高声说道,“武昌乱起,我们便一直期盼袁能出来主持大局,现在总算如愿以偿。我们友邦一定会给予袁最大的支持。”

硝烟过后的整座城市的上空气寒风急,似泼墨般的暗夜下是半座化为废墟的城市。断壁残垣之间有寒风的呜咽,也有无家可归的人的呜咽,伴着城外鄂江的咆哮声,阴森可怖,令人毛骨悚然。

这天晚上刘氏花园里彩灯缤纷、火树银花,灯光在这个夜色里辉煌鼎盛之极。一座城市的悲哀,成就了刘氏花园里冯国璋一个人的大欢喜。

一排大红照挂满精致典雅的大水榭,在对过的空场上彩灯缤纷,在这里看不到黑暗。空场上摆了百余桌,席前丝竹旱雷聒耳,挤满了翎顶辉煌,衣冠胸前秀满禽兽的大清官员,其间围绕奉承的是几个西装革履,金发碧眼的洋大人。

因夜宴迎接的是洋人,冯国璋就把夜宴设为洋人自助餐的形势,席面显得非常宽松而随便。北洋军官们也脱下北洋戎装,皆换上了大清禽兽官服,就是那些强行请来赴宴的汉口绅缙华商也都套上花钱捐来的大清禽兽官服。人簇里,大伙一边漫不经心地谈论当前局势,一边磕瓜子儿,吃西: 饼,啃鸡翅。

灯火辉煌下,顶戴红如血的耀眼,皇马褂加身,是所有人焦点的冯国璋的精神从未有过的好,武昌党人被他打的服软,袁世凯的事情他办得妥贴,又是赐皇马褂,又是赐爵位,他自然老怀甚慰,值得高兴。他一会儿命人拣好水果馔肴送上席,一会儿又问拿着停战和议渡江过武昌的英人万国商会会长盘恩何时回来。

葛福大声宣布对袁世凯的支持,北洋将领更是一阵欢呼。在这个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洋人毫无疑问对中国内政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从葛福一句话中便可以看出。那些本还对革命存有同情,存有幻想的汉口绅缙更是脸色死灰般的苍白,心也坠入无间地狱。

过了一会儿,陈紫笙忽然大声说道:“诸位雅静,冯大人有事宣布!”

刹那间,偌大空场上变得鸦雀无声。

“幸得汉口的英国领事葛福先生出面,万国商会会长盘恩亲入武昌险地斡旋和平,先商汉口,武昌双方停战三日。”冯国璋微笑着说道,像是所有的灯光皆聚集在他英武的身上。

刚刚从武昌赶回来的盘恩正微笑的站在他身边。他与葛福交换个眼神,两个人眼中的兴奋怎么也压抑不住。洋人喜欢张扬的个性使他昂首挺胸,能够左右有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试问他们能不自豪?

冯国璋绕席仰首,举杯望着漆黑如墨的夜空,极是悲天悯人的道:“南北战争持续多少个日月?湖北百姓,中国百姓深受战争的蹂躏,不能在普天之下共享和平美好的生活。今夜汉口与武昌能够签下停战协议,即使只是三日的局部停战协议,也是预示着一个美好未来的开始,也许不久的明天将是南北停战。诸君,让我们举杯共饮!为国民幸福计,为世界和平计,南北若能干戈化为玉帛,在下心里真说不尽的欢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