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 > 第8章 注释

第8章 注释(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9]《周书·康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厥邦厥民,惟时叙,乃寡兄勖。肆汝小子封在兹东土。”

[10]“德”在卜辞中被借用来表示“失”,见《古文字诂林》第二册第470页引罗振玉说。

[11]何尊,1963年陕西宝鸡贾村塬出土,现藏宝鸡市博物馆。

[12]有学者认为,商人已有德治观念,证据是《尚书》的《盘庚》多次提到这个问题。但此文是后人伪造,并不可靠。

[13]见《孟子·公孙丑上》。

[14]王国维《殷周制度论》称:殷周之变,乃是“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第二章

[1]见《左传·僖公十九年》。

[2]见《礼记·檀弓下》。

[3]孔子说“为俑者不仁”,见《礼记·檀弓下》;“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见《孟子·梁惠王上》。

[14]《诗·商颂·那》:“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於赫汤孙,穆穆厥声。庸鼓有斁,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第三章

[4]见《尚书》之《泰誓上》、《泰誓中》。

[5]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6]张荫麟先生甚至认为,武王伐纣取得成功,另有两个原因。一是“纣克东夷而陨其身”,二是“昔周饥,克殷而年丰”,也就是武王利用了饥饿的力量,因掠夺粮食而发动战争。见《中国史纲》。

[7]见《尚书·君奭》:“我道惟宁王德延”。

[8]卫和宋是殷和商的音变,见杨宽《西周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