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二三事 > 第一九二章 淞沪战 二十九

第一九二章 淞沪战 二十九(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26日,蒋介石告诉汪精卫:“孙科无复函,行政院长不可虚悬,请兄速行组院,主持大政。中愿不受名位,竭诚相助。”同时,蒋介石还致电宋子文表示:“财政无人主持,请兄即夜入京相商。”

此时在上海,日本人却没停下脚步。就在蒋介石准备以胜利者的姿态重回南京时,燃烧的导火索终于烧到了上衡只火药桶的边缘。

虽然还不知道日本政府已经拟定了对华的新方针,但是看到这份照会,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的官员们都意识到,日本人这回,包括政府,那是真想闹事了。

而上海市政府还发现,从25日开始,居住在虹口、闸北一带的的日本侨民大批迁移往法租界,一些日本侨民还在陆战队司令部领取枪支弹药,日本陆战队在租界街头设置铁丝网,堆放沙袋。

所有的迹象表明,日本人已经做好了中日开战的准备。

可惜刚回了南京准备准备大干一场的蒋汪二人没想到的是,在上海,日本人已经对于战事到了最后的引发阶段,先是日本僧人死亡,接着日本人又烧了三友实业社,1月21日,日本总领事村井苍松又向上海市长吴铁城提出道歉、惩凶、赔偿、解散抗日团体四项无理要求。1月22日,日本驻上海第1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发表恫吓性声明,以保护侨民为由加紧备战,并从日本国内向上海调兵。

而在这个国内政权最动荡的时刻,孙科自己怂了了。

盐泽幸一发表恫吓性声明的同一天,外交部长陈友仁弃职而去,并发表声明痛骂蒋介石。

勉强能帮孙科撑起门面的外交部长辞职,财政又无法维持,外交政策又被蒋汪联手否决,行政院长孙科的日子也到了头,上海事件更是弄得他焦头烂额,此时他也只能黯然下台。

当然该做的门面蒋介石自然是懂得的,孙科辞职当天下午,南京中常会讨论孙科辞职案时决议:“去电孙科同志取消辞意,即日回京。”

;

并且推举出张静江、张继、居正三人前往上海催促孙科返回南京,随后又加派何应钦、吴铁城赴沪挽留,但孙科辞意坚决,拒绝见客。

此时谁都清楚,双方的行为不过都是虚应故事的表面文章罢了。孙科事实上已经走投无路,再也干不下去了。

据蒋作宾观察,孙科辞职的直接原因为:“汪精卫实有意取得政权,孙窥其意,故愤而辞职。”

对此蒋评论道:“国难当头,各怀异志,前途至可悲也。”

蒋作宾的观察并非毫无根据。当蒋、汪入京之初,蒋介石曾表示“政治由孙科主之,党务由汪兆铭主之,而己愿不受任何职务,以尽力相助,三人共同负其责,勉挽危局。然汪氏之意以为仅管党务,心中尚不足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