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战之我为纨绔 > 第662章 发现敌踪

第662章 发现敌踪(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于小龙与刘海龙从两根粗大的铁管后走了出来,手中的匕首犹自向下淌着血,在他们的身后,各倒着一具德军狙击手的尸体。

随后,杜锋和范子铭冲也上去,两个人各持着莫辛纳甘狙击枪占住了原来德军狙击手所在的狙击位。

刘孝存也将一挺DP—27轻机枪摆到了射击位上,这种DP—27轻机枪使用弹盘装弹,弹盘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大圆盘,所以又被称为转盘枪。

因为是捷格加廖夫设计,所以又叫捷格加廖夫轻机枪。

这种轻机枪结构简单,制造工艺要求不高,动作十分可靠的机枪,即便是学徒工也能把它造出来,适合大量生产。该枪发射M1908R型7.62毫米带底缘枪弹,枪口初速840米/秒,最大射程3000米,表尺射程1500米,有效射程800米,理论射速600发/分,战斗射速80~90发/分。 全枪质量(不含弹盘)为9.1公斤。DP轻机枪历经苏芬战争和卫国战争的战火洗礼,在世界上的主流轻机枪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此时是苏军的主流轻机枪。

这种手提式加特林,极为罕见,是加特林重机枪的变种,每分钟的射速是6000发,枪重80公斤,再加上30多公斤的弹盒和子弹,加起来足有近一百公斤重,只有臂力超群的人才能拿得动。

好在毛熊和另一个队员身体强壮,换了一般人,别说使用这种手提式重机枪,就算是拿也未必拿的动。

当然,这种手提式加特林重机枪也有不好的地方,那不是枪的后座力特别的大,人根本无法压掉住枪,而且由于枪体太重,所以只能提在腰部射击。

好在加特林的射速特别快,子弹的密集度足以弥补射击精度上的不足。

这种枪,还是上一次韩文正参加冬季战争时,为铁木辛哥提供了设计图纸,苏联人这才研掉出来,当然,苏联人为了这张设计图纸,也花费了不少的代价。

但是在冬季战争之后,苏联人虽然造出了这种手提式加特林重机枪,但因为这种枪太重,很少有人能使用,苏联人认为这种武器比较鸡肋,所以在试制出了几支成品之后,就停止了生产,所生产出来的样枪也放到了兵工厂的实验室中。

这一次,要是不韩文正提出要这种枪,苏联人几乎把这种重机枪忘到了脑后,将仅有的两支样枪会都配备给了韩文正的响箭特战队。

随着手提式加特林重机枪的全面开火,隐藏于暗中的两个德军狙击手完全被压制,几乎在枪响的同时,于小龙与刘海龙已手持匕首冲了出去。

加特林重机枪虽然配上数千发子弹,但在每分钟6000发的超强射速之下,这些子弹只能支持一分钟而已。

随着枪口不断的向外喷射着枪口焰,子弹壳如冰雹一般不断落到地上,一分钟后,一切都安静了下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