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伍看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医圣记 > 第071章论斤开药

第071章论斤开药(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们都惊愕看着陈璟。

来了那么多声斐杏林的老大夫,都说难治、治不好、必死之证等,让准备后事。而这位年轻的后生,只怕不满二十岁,居然这么轻飘飘说,开个方子、配合针灸就可以治好。

大家难以置信,都面面相觑。

还是老问题:陈璟太年轻了,又不是非常出名的医学世家出身,他的医术必然要受到质疑。

这是普遍的心理。

病家叫杨岱舟,是杨之舟的堂兄,今年六十七岁,比杨之舟大十岁。在这个年代,活过六十就算高龄了。

所以,杨岱舟已经六十七,又是这种危急病,他的儿孙们,心里早已有了准备后事的打算,对父亲能不能逃过这劫,他们其实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这不是不孝顺。

中国有个古老的词叫“喜丧”。

上了年纪的父母离世,在医疗条件差的古代,一旦生病就是受罪。孩子们会觉得老人辞世,少受病痛折磨,是去天上享福了,少在人间遭罪,是件喜事。

比如陈璟自己,他是相信风水的。要是一个年轻的孩子,告诉陈璟说他擅长看风水,陈璟也不会相信的。

这种主流的观念,几千年根深蒂固,一个人是无法撼动的。

这些困难,陈璟前世出身那么显赫的中医世家,也会偶然遇到。现在,就更加频繁了。

故而龚至离举荐年幼的陈璟来治病,杨之舟也同意了,这件事看似荒唐,杨岱舟的儿孙们并不抵触。他们现在也是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

“是气虚血瘀痰阻、脾肾两虚引发的中风......”陈璟避重就轻,免得家属心里害怕,反而阻碍他用药,“可以治好。先益气活血化瘀,再健脾补肾。我开个方子,配合半个月的针灸,可以转危为安。”

他没有提最关键的安宫牛黄丸。

这种中风,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后还可能会复发。下次再复发,就不一定有时间留给大夫来救治了。所以,陈璟也不敢说可以治疗得痊愈,只能说暂时解了这份危急。

饶是他说得这么保守,满屋子的人还是镇住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